全球第一碗米其林星級拉麵在東京巢鴨出現了,它就是創立於2012年的拉麵品牌Tsuta蔦,世界第一家海外店在新加坡成立後,第二家海外店馬上就在台北現身了,其拉麵的特色就是湯頭以魚乾、全雞、海瓜子三種湯底長時間熬煮製成,讓湯頭呈現出鮮味外,醬油拉麵使用和歌山的醬油所調製出醬汁,讓鹹味有豐富層次感,最後再以獨門松露醬來提升湯頭香氣的風味層次。
「Tsuta蔦」拉麵店其實開店歷史並不長,2012年開設在東京之巢鴨。創始人出生於日本拉麵世家,本來是從事時尚業,所以看起來穿衣格外有型,而立之年後才回家傳承技藝並創作出這碗松露拉麵,並且在2016年拿下米其林第一顆星到現在。
台灣分店承襲日本簡約精緻的風格,內部以木質、明亮等設計元素,打造成日系簡潔風,屬於相當柔和優雅的用餐環境。
台灣「Tsuta蔦」拉麵共有18個吧檯座位,比日本東京多了一倍的座位數。「蔦」讀音就是「鳥」,字意上是指一種藤蔓植物,會選這個字當店名,主因是藤蔓本來就是創始者家族的家徽。菜單上以招牌醬油拉麵及人氣鹽味拉麵兩款口味為主,兩者皆搭配獨門松露醬。入座之後,早已設好的餐具就在你眼前。店內的設計呈半圓型的吧檯,客人們圍繞著拉麵師傅吃麵,屬於相當傳統的設計配置。坐在吧台的好處就是能夠看到拉麵師傅的一舉一動。每道作拉麵的工序都非常謹慎小心,等於是把拉麵當作藝術品般對待。
好清澈的鹽味湯頭,這看上去金黃色的湯頭讓人心情也跟著變好起來。橄欖醬、細蔥絲、松露醬與叉燒肉在湯上閃閃發光著。蔦拉麵的湯頭偏清爽略鹹,是台灣人可接受的口味,旁邊的日本客人喝了幾口後連說好幾次”清爽”,同時也混搭了西洋香料的風味。拉麵的份量比一般拉麵店多了一點五倍,麵條屬於細麵而煮得稍軟,前面幾口吃起來的口感不錯,時間久了麵也變得軟爛。叉燒肉的厚度偏薄,吃起來是沒有油膩感的瘦肉。除了味玉、叉燒、拉麵、蔥絲外,還吃得到傳統拉麵中的筍干。靜靜躺在湯內的完美糖心蛋。蛋是先經過稍稍煮過後,再沉浸於加了柴魚和昆布的燒肉醬汁內一天,所以入口之後,有著表層蛋白的淡淡醬鹹香味。
醬油拉麵也跟著上桌了。醬油拉麵的湯頭喝起來要比鹽味稍重也更有豐富層次感。昂貴的松露醬就淋放在叉燒肉上面,不過還是有點不習慣松露與這湯頭的結合。一碗一百元台幣的炙燒骰子丼。選用日本的越光米和新鮮肩胛肉,將肉切成最佳口感的厚度,然後用高溫快速炙燒來鎖住肉汁,最後淋上洋蔥製成的醬汁。把拉面整碗都吃得乾乾淨淨,象徵對拉麵師傅最高的敬意。
【整體結語】排了半小時左右的隊伍才吃到的拉麵,對個人而言,並不是很習慣這種跨越太多藩籬的味道,麵中的異國香料味甚至讓我感到很有違和感,儘管它拿下了米其林星級的殊榮,以及對每道工序的細膩度,「Tsuta蔦」應該被歸類為創意拉麵料理,是以一種重新認識日本拉麵的角度來詮釋,讓人們不被傳統拉麵的風味所框限住,我想以這種寬廣的思維去吃「Tsuta蔦」會獲得更多感觸。店內的服務態度和整潔度都極符合日式經營精神,不過像這種日本拉麵能否得到台灣人的習慣和青睞,我想可以從過去許多拉麵店的市場經驗而得到些答案。
【延伸閱讀】
【地址】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6號
【電話】02-2370-3978
【營業時間】11:00–22:00
【網站】Tsuta蔦拉麵 台灣官方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