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中環地鐵站走出後,沿著畢打街往皇后大道中走,越過皇后大道後,接著雲咸街往上走,左手邊看到第二個往上的階梯步道走上去,就可以來到了位於中環的迷你酒店,這一段路程大約只走上六分鐘,迷你酒店中環的地理位置非常方便,對於熱愛美食和購物的遊客來說,這裡可是非常適合住宿的選擇點。看似小小的酒店居然提供有近兩百間的非吸菸客房,另外還專為女性設置了女士專屬樓層,迷你酒店目前在香港的中環和銅鑼灣各有住宿據點,兩間酒店的地理位置都十分便利。
走上階梯步道後,就會看到雪廠街的路牌,這裡曾經在1845年設立了冷藏庫,供應來自北美洲的冰塊給附近的醫院及居民使用,一直到1880年代為止。
走進迷你酒店中環的大廳,映入眼簾的就是舒服的皮沙發,令人不禁想一躍而上。
大廳角落還提供有APPLE電腦可使用及上網,方便旅客查詢各項資訊。
大廳的設計極有家的感覺,讓各地的旅客可在此互相交流,是一個非常舒服的休憩場所。
除了沙發座椅外,還有懶人沙發可以發懶,坐在上面一邊看書一邊享受日光,簡直是舒服極了。
辦理完入住手續,我們被告知房型是經過升等的,一打開房門後,眼前就是一張靠窗的大床,整個房間大小就是名符其實的迷你酒店。
與銅鑼灣迷你酒店如出一轍,同樣是小小的房間、極簡的硬體設施,潔白的視覺空間。
房間內提供兩瓶飲用水,走累的我們馬上一飲而盡。一旁還有快煮熱水壺。
洗手間和浴室雖然是共用空間,但仍採用乾濕分離的設計,當然空間也沒有太大。
門口處旁的壁掛電視和空調控制器、燈光開關,處處的設計都以節省空間為主。
思考了許久,所謂的升等到底升在哪兒呢 ? 我們猜測的結果,大概就是有這一面窗戶了。
從我們的窗外看出去,可以看到太平山上的高級豪宅區,外面正下著濛濛細雨,這時候顯得格外詩情畫意,而樓下的紅色屋頂建築就是會督府,建立於1848年,原本是專為華人而建的學校~聖保羅書院,現在則是香港聖公會教省辦事處,屬於一級古蹟,右圖右下角則是香港外國記者會的所在地,當入夜之時,常可看到衣著華麗的外籍人士在此駐足。
↑ 點選上方可直接觀看影片介紹
【整體結語】這次來到香港中環,特地選擇了之前常入住的迷你酒店,藉此想比較一下銅鑼灣與中環是否有不同之處,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房間都很小,但是想想在香港的驚人地價與物價,頓時理解寬心了許多,不過對於迷你酒店中環的清潔度與維護上,個人覺得是銅鑼灣的表現較好,兩間酒店的大廳各有特色,但都有很好的設計感,也都給予遊客一種家的感覺,銅鑼灣的大廳因位在地下室,所以全天候都是夜晚的氣氛,另外一個共通點,就是迷你酒店的冷氣都開超強的。
【延伸閱讀】香港CP值最高選擇~【銅鑼灣迷你酒店】
【地址】香港 中環 雪廠街三十八號
【電話】+852-3979-1111
【網站】香港中環迷你酒店 官方網站